管理駕駛艙的十大構成因素
管理駕駛艙(Management Cockpit, MC)是指企業做決策時,所需要的數據以及預警的措施,就像汽車/飛機的儀表盤,隨時顯示我們關鍵業務的數據指標以及執行情況。可以直觀的監測企業運營情況,并可以對異常關鍵指標預警和挖掘分析。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管理駕駛艙的十大構成因素。
業務指揮部
要建立管理駕駛艙當然首要的是要有個房間。這個房間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辦公室,他是一個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指揮部,沒有什么豪華的裝飾,足夠大的空間有益于思維的發散,企業的各種信息展示于四壁,干凈的會議桌上沒有了成捆的報告,深遠的思緒縈繞著整合空間,而瞬間所有的思維又轉化為一個個有效而又明確的決斷。
墻面顯示系統
在管理駕駛艙的四壁,一個個綜合計分牌顯示著企業的信息,描述的是企業的綜合信息:正面的墻上,你可以看到企業的財務狀況,關鍵的資源因素和它們的發展趨勢;右邊的墻上,市場、客戶和競爭對手的信息呈現在你的眼前;左側的墻面,不斷地告訴你有關供應市場、企業內部的業務(生產、庫存、商場等)和質量體系的資訊;如果你有一些重大的項目正在實施,那么身后的墻面會源源不斷地提供出它們的狀況。
管理指標
管理指標是“管理駕駛艙”的主題,所有的企業業務信息如何表示,將以管理指標為標準。在“管理駕駛艙”中,管理指標將覆蓋企業過去的信息,將來的信息,內部的信息和外部的信息。管理者根據這些指標判斷企業業務狀況的優劣,及時地調整企業的業務戰術。
思維的“飛行甲板”
對于某一信息對象,需要有一個工作面進行思維和判斷,一個由六個信息源構成的思維“飛行甲板”將是最為有效的。因為根據研究,人的大腦對于六個信息源的連貫思維是一個最佳狀態。
管理“儀表”盤
就像前文所述,信息將以圖形化儀表的方式展示給管理者,比如反映企業流動資金的信息,就像汽車的油料表,管理者根據儀表的指針,了解企業的流動資金所處的狀態,從而進行決策,以保證其處于安全區域。
邏輯的視圖
在管理上,不可能用一個數據來反映一個管理指標。比如說企業的獲利狀況,只看銷售收入,或只看利潤值是不夠的,可能需要銷售收入和利潤的兩維綜合,反映出企業的獲利處于最佳狀態、一般狀態還是危險狀態。因此在“管理駕駛艙”中,每個管理的指標都會由六個有邏輯關聯的視圖來表述。
管理模型
管理模型包含行業的管理模型,產品的市場模型,企業現在和將來的經營模型,是管理者進行判斷與決策的參照。
管理會議
如何開會,這也是管理駕駛艙的內容之一。我們不需要冗長而沒有主題的“流水帳”會議,也不需要任何吵鬧而沒有決策的會議,基于實時的信息,明確的目標和最佳的業務模型,在管理駕駛艙中的會議將是最有效率的。
管理駕駛艙網絡
如何讓業務信息在第一時間在管理駕駛艙中反饋,如何將每次管理會議的結果及時有效地在業務中實現,管理駕駛艙的網絡承擔了這一工作。如同人的神經系統一樣,管理駕駛艙網絡是企業的電子神經系統。
管理駕駛艙導航圖
管理駕駛艙不是一個迷宮,所有在管理駕駛艙中工作的人都知道怎么去工作,他們所依據的就是管理駕駛艙的導航圖,它告訴你“你該知道什么”,“怎么去知道”。
管理駕駛艙的出現,標志著一個更簡便更有效的信息工具時代的到來,標志著在未來的企業管理系統中,信息產品會更多地考慮人的主體因素;如何更好地發揮人的智能,將是新一代信息產品的核心思想。
推薦閱讀:
慧都BI團隊以企業業務為目標,向您提供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平臺,實現ETL、數據管理和存儲,以及數據建模,并為您實現自助服務為主的驅動型敏捷分析,歡迎咨詢在線客服,我們有更多有關方案的demo,案例以及具體詳情等著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