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行業資訊|編輯:龔雪|2015-03-16 08:59:51.000|閱讀 187 次
概述:2015年到2016年的25項數字科技趨勢,這其中你同意哪些,又對哪些心存疑慮呢?
# 界面/圖表報表/文檔/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
社交網絡是數字化科技在向著實時溝通,以內容營銷為主的社區轉變的一個過程。它變得日益復雜且高度濃縮科技含量。移動社交慢慢登上舞臺,成為了重塑用戶體驗的主角。
超過 88% 的客戶都是受其他消費者的線上評論的影響。用戶沒有放棄除 Google 以外的一些搜索引擎,比如 YouTube,Pinterest 以及各種安裝在手機中的 App。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Yo,一開始只是新鮮好玩兒,但是它從某種程度上定義了未來的一款 App 應該是什么樣子,這絕不是開玩笑。
據估計,到 2020 年,所有能夠連接到網絡的設備應該會超過 400 億個。我們目前只是剛剛起步。
在我們朋友的手腕上,脖頸處,指尖上現在都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可穿戴科產品,盡管它們都上去很可愛,但是如果現在就將其視為一個完整成熟的產業,亦或者是市場的話就有點兒為時尚早。Apple Watch 會在將來引領這股風潮。CES 展會上面可穿戴產品現在已經比比皆是,但是大多數都要么是功能單一,要么功能冗余,雖然可愛但是真正的實際用途不是很大。它們需要的是一款殺手級的應用,使得可穿戴產品能夠大放異彩。而這一切,都會在將來徹底實現。至于誰能成為這個行業的領軍人物那就不得而知了。
2015 年將代表著 Oculus Rift 的啟程之年,它將在消費者面前真正開始自己的處女秀。與玩家息息相關的垂直產業,主要是以游戲公司為代表,將開始發布與之相過的游戲作品。諸如 Skully 的公司正在為增強現實開發殺手級的應用軟件。
Z 世代(往往以 90 后甚至 00 后為代表)將完全專注于移動互聯網,他們跟前面幾代人完全不一樣!
活躍在 YouTube 和 Vine 上的制作者們已經完全可以在上面獨自打造一個品牌,構建出一個完整的生態產業鏈。這不禁讓人們想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初期。現在的孩子們對于網上的名人如數家珍,其熟悉程度都超過了傳統的影視明星。為了捕捉注意力,廣告業和內容營銷人員將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這些在線網站上,采取一種完全與之前不同的方法來進行品牌營銷。
現在沒有人覺得互聯網安全不是一件大事了。Sony 現在就面臨棘手的問題,需要盡快提升自己的安全系統。更關鍵的是,擁有危機感的并不是僅此一家。
有關互聯網管理的爭論一直沒有消停過,在 2015 年,我們將見證它究竟是一個為我們服務的工具,亦或者是一些企業政府手中的武器。
現在一些在線音樂能夠讓消費者找出他們最喜歡的音樂,并且免費在線播放它們。毫無疑問受此影響,唱片業的銷售一落千丈。音樂人普遍感覺在線音樂服務并沒有給予他們最合適的回報。要說到曾經的廣播與現在的在線音樂的最大不同,就是后者教會了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選擇合適的歌曲,而前者卻真正做到鼓勵人們去購買唱片。
股東和投資人們總是覺得很難去按照客戶體驗來評估投資回報率。客戶體驗實在是太虛無縹緲的一個概念了。華爾街的分析師以及利益相關方的股東們總是在譴責 JetBlue 「太過注重品牌營運和客戶體驗」。華爾街已經有內部人士透露 JetBlue CEO 大衛伯格(Dave Barger)將被替換,新上來的人選將更加傾向于向市場索要更多的費用,更窄更加擁擠的椅子排放,并且隨之而來的是被削弱的客戶體驗。
正因為現在的創意都可以通過眾籌而來,所以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創新式的破壞。每一款產品,每一個行業,創新第一次如此普及到每一個人到身上。
目前流通著的數字貨幣一共 163 種。比特幣最為著名。盡管它目前的市值正在縮水,但是關于數字貨幣的浪潮還在不斷的向前演進。
在 2013 年的下半年,在美國僅僅只有 6% 的成年人曾經在支付終端通過掃描或者點擊自己的智能手機來進行付款。而在 2014 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 8%。Apple 所力推的 Apple Pay 估計是拉升這個比例的關鍵因素。現在的移動支付已經漸成趨勢。比如在星巴克將近 15% 的顧客都已經開始用自己的手機進行支付;60% 的消費者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消費。
所有的東西都變成「基于需求的商品」。只要給人們一個智能手機,他們就能在上面找到合適的 App,通過它,找到閑置的物資資源。從而將社會的資源做到最合理化的充分利用。閑置資源所形成的供給將進一步促生需求。移動數字平臺在搭載了定位功能之后,將給企業和個人給予最便捷,最有效率,也是最富有信任感的商品和服務交易。
這不僅僅是能否在家門口收取披薩或者 Amazon 包裹的事兒。最重要的是無人機運輸將徹底改寫 B2B 領域。將來,曾經大家腦海里面佇立在家門口的那個郵箱概念將替換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代碼,新型的無人機運輸將根據這個代碼來鎖定你的位置,完成運輸服務。
政治領域燃燒的戰火將蔓延到這第五維空間。
為了所謂的安全以及更好的客戶體驗,你將自己的個人隱私交換了出去。老一代人和新一代人對隱私的看法截然不同。后者將其看作是一種商品。
無論是線上,App 中,又或者是實體店里,所有的數據將實現互聯。未來新型的人機互動,消費者與賣家之間的互動模式將就此到來。其中有很多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關鍵數據,如下所示:
- 品牌親密度
- 最愛的產品
- 消費者組成分析
- 消費者地點分析
- 品牌忠誠度培養的量化分析
- 服務質量,訂單隊列等候情況,以及中途撤單率
- 產能計劃以及資源合理利用率
這些關鍵性的指標只是一串鑰匙,企業通過它們打開大門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天地中大展拳腳,挖掘出來曾經一直被埋藏了多年的寶貴信息。比如在特定的時間,或者從幾號到幾號,用戶在特定地點所停留在商店里的時間,或者一周中最繁忙的時間段;或者每一天走過特定地點的人數等等。根據這些信息,零售商們可以在自己的產品、合理配置公司部門人員、以及服務等方面做出各種各樣的創新和提升。
-90 后乃至 00 后更愿意在未經實體店的體驗時就直接在網上下單消費。
-Amazon 無論是在實體店體驗后消費,又或者是網絡直接消費的領域,都是消費者首選的「商店」。
-線上與線下的消費體驗的互聯將進一步加強,同時使得兩者相互促進轉化。
品牌以及廣告商們開始思考「全方位營銷」,「云體驗」的含義。相關的全新營銷工具得以形成,將更加緊密的連接營銷、服務和客戶關系這三大板塊
新型廣告科技公司將更加專注于策略+綱領性的內容營銷。
曾經一些非主流的營銷途徑有可能搖身一變成為主流方法。品牌必須要做到如消費者一樣去思考問題,在購物體驗上面做到無縫的對接和平滑的過渡,使得消費者何時何地都能夠感受到統一的,具有高互動度的品牌營銷。
來自:
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fc6vip.cn